-
题目:13.—些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为静电放电火花,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爆炸,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措施的有()。
A:控制流速
B:保持良好接地
C:人体静电防护
D:采用静电消散技术
E:设法降低厂房或者设备内的湿度
正确答案:A
B
C
D
试题解析:【解析】静电防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①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②工艺控制。材料的选用,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加大静电消散过程。③静电接地。④增湿。⑤抗静电添加剂。⑥静电中和器。⑦作业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
题目:12.铸造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尘毒危害等多种危险危害。为了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应从建筑、工艺、除尘等方面全面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带式输送机应配置封闭罩
B:砂处理工段宜与造型工段直接毗邻
C:在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湿式作业
D:与高温金属溶液接触的火钳接触溶液前应预热
E:浇注完毕后不能等待其温度降低,而应尽快取出铸件
正确答案:A
C
D
试题解析:【解析】A选项正确。凡产生粉尘污染的定型铸造设备(如混砂机、筛砂机、带式输送机等),制造厂应配置密闭罩。 B选项不正确。砂处理、清理等工段宜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等设施与其他部分隔开;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清理工段可布置在单独的厂房内。造型、落砂、清砂、打磨、切割、焊补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以方便采取防尘措施。 C选项正确。如冲天炉的排烟净化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喷淋装置进行排烟净化。 D选项正确。浇注时,所有与金属溶液接触的工具,如扒渣棒、火钳等均需预热,防止与冷工具接触产生飞溅。 E选项不正确。铸件浇注完毕后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将其从砂型中取出,若过早取出铸件,因其尚未完全凝固而易导致烫伤事故。 -
题目:1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下列关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
B: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能够防护所有线路中有电流变化的触电事故
C:剩余电流保护器中的零序电流互感线圈能够直接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
D: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工作原理要求,电路中必须要有电流损耗造成电流差,保护器才会动作
E: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兼防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有效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A
D
E
试题解析:【解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中间环节、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检测元件的作用是将漏电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或功率信号输出给中间环节。中间环节通常设有放大器、比较器等,对来自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漏电信号进行处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兼防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有效防护措施,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 -
题目:10.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及带电体的安全保障。下列关于绝缘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指数在27%以上的为阻燃性材料
B:阻燃性材料应能保证短路电孤熄灭后或外部火源熄灭后不再继续燃烧
C:绝缘检测包括内部检测和外观检查
D:有机绝缘材料的耐孤性能优于无机绝缘材料的耐孤性能
E:瓷、玻璃、云母、石棉等材料属于无机绝缘材料
正确答案:A
B
E
试题解析:【解析】C选项中,绝缘检测包括绝缘试验和外观检查。现场绝缘试验指绝缘电阻试验。D选项中,无机绝缘材料的耐弧性能优于有机绝缘材料的耐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