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12.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时,各级重大危险源的受控标准不正确的是()。

    A: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


    B: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C:三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D:四级危险源在D级以上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解析】用下列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A级:B2≤0.001;B级:0.001<B2≤0.01;C级:0.01<B2≤0.1;D级:B2>0.1;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 题目:11.安全验收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具体划分时应考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有效性;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等方面。

    A: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的规律性


    B:物料、产品的安全性


    C: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D: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解析】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评价单元可按以下内容划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物料、产品安全性;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有效性;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等。
  • 题目: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建议。

    A:文本修订


    B:隐患排查


    C:资源配备


    D:流程改进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解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 题目:9.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不包括()。

    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B: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C: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D: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解析】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地了解。(2)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同类行业生产中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上一页1..3132 333435..307跳转到
关注课海洋官方微信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